| 
	
		|  |   
    | 
	
		| 燧 |  
			
				| 拼音: | suì , | 笔划: | 16 |  
				| 部首: | 火 | 五笔输入法: | ouep |  |  |   
    | 
		
			| 基本解释: 前一篇:燊 后一篇:燖 燧
 suì
 上古取火的器具:燧石。燧人氏(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)。
 古代告警的烽火:烽燧。
 
 笔画数:16;
 部首:火;
 笔顺编号:4334431353334454
 
 ★查看: 燧的词语、燧的成语
 
 详细解释:
 
 燧
 suì
 【名】
 (会意。从火,遂声。本义:古代取火器)
 同本义〖flint〗
 燧,塞上亭守烽火者。——《说文》
 燧,以取火于日。——《玉篇》
 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,以化腥臊,而民悦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燧人氏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 钻燧取火。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
 命夙驾载燧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年》
 钻燧取火,以化腥臊。——《人类的出现》
 幽王为熢燧。——《史记·周本纪》。正义:“炬火也。”
 又如:燧(铜)镜(古代用以向日取火)
 火炬之类〖torch〗
 前驱举燧,后乘抗旌。——曹植《应诏诗》
 烽火台〖beacontower〗
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,列置烽燧,此山当是其一也。——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。白天放烟告警叫“烽”,夜间举火告警叫“燧”〖beaconfire〗
 幽王欲悦之,数为举燧火。——《后汉书·孽嬖传》
 有寇则燃火,举之以相告,曰烽。又多积薪,寇至即燔之望其烟,曰燧。昼则燔燧,夜则举烽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注
 又如:燧火(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);燧堡(烽火台)。后泛指报警的烽火,不分昼夜
 与城上烽燧相望。——《墨子·号令》
 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〖beacongroup〗。燧是最基本的组织,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,设燧长,其秩位相当于亭长
 
 燧
 suì
 【动】
 燃〖burn〗
 燧松明而识浅,散星宿于亭皋。——宋·苏轼《中山松胶赋一首》
 
 燧人氏
 Suìrénshì
 〖Suirenshi〗中国古代传说钻木取火的发明者,教人熟食
 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说之,使王天下,号之曰燧人氏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 燧石
 suìshí
 〖flint;chert〗一种矿石,黄褐色或黑色,质地坚硬。古代用来取火,现代工业中用做研磨材料等
 
 相关词语、组词(燧组词、燧字组词、燧怎么组词):
 
 |  |  
		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