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篇:山行见孤桐诗 后一篇:咏双燕诗
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咏双燕诗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
			
双燕戏云崖。 
羽翰始差池。 
出入南闺里。 
经过北堂陲。 
意欲巢君幕。 
层楹不可窥。 
沉吟芳岁晚。 
徘徊韶景移。 
悲歌辞旧爱。 
衔泪觅新知。 
 
			  
  【作者小传】:鲍照(412?-466)字明远,东海(今属江苏)人。家世贫贱。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评述:创作以诗为主,今存204首。《拟行路难》18首,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、对门阀社会的不满、怀才不遇的痛苦、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,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。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,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。
   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,奇矫凌厉,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,对后世李白、岑参、高适、杜甫有较大影响。艺术形式上,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,存80余首,有三言、五言、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。五言诗讲究骈俪,圆稳流利,内容丰富,感情饱满。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,并可自由换韵,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。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,思想深沉含蓄,意境清新幽邃,语言容量大,节奏变化多,辞藻华美流畅,抒情淋漓尽致,并具有民歌特色。沈德潜曰:“明远乐府,如五丁凿山,开人世所未有。后太白往往效之”(《古诗源》卷十一)。《芜城赋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,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。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。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,抒情议论融合,文气跌宕,辞藻绚丽,兼有骈散之长。作品集有南朝齐人虞炎所编10卷,明代毛戾有校本《鲍氏集》,张溥辑有《鲍参军集》10卷,最为流行。近人黄节有《鲍参军诗注》,今人钱仲联有《鲍参军集注》。
 
                 字典查询:  
 
 
 
  
     
  古诗词选读:
 
  
  			
详见《汉语大辞典》中华诗词(界面见下图),提供9万多首古诗词,可按标题、内容、条件等多种方法查询。 
				下载网址:http://www.hydcd.cn/softdown.htm 
				 
	    
				更多内容请查看【汉语大辞典】。
				关于咏双燕诗的诗意,如有疑问,请与我们联系。谢谢!
				  |